“秦漢上林園”城市公墓按照“園林式、綠化式、小面積、大容量”的思路,突出“生態化、公益化、節約化”特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長青,園區內設有墓穴葬、草坪葬、樹葬等多樣安葬方式,以充分體現“可降解,無污染,小面積,大容量”的人文建設理念,建設單穴占地面積0.6平方米,雙穴占地0.8平方米,可滿足轄區內居民30年的喪葬需求。 為了充分體現公墓的公益性質,陵園墓穴銷售價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以不及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定價減輕了轄區居民的經濟負擔。對城鄉低保戶、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城市三無人員、見義勇為犧牲人員實行減免。在日常管理中,積極宣傳、引導喪屬采用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環保形式進行文明祭祀,逐步規范喪屬焚燒紙錢等不文明祭祀行為。
請撥打電話咨詢
信息來源:www.vfxwwf.tw | 發布時間:2020年01月11日
央廣網西安4月3日消息(記者 劉濤)4月2日,陜西省民政廳召開清明節工作安排新聞通氣會,省民政廳巡視員朱圣根通報近年來全省殯葬工作情況及清明節祭掃活動安排。
針對全省殯葬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的實際,陜西省民政廳積極協調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落實項目和資金,指導各地將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基建項目,按照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不斷加大殯儀館、火葬場和城鄉公益性公墓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截至2018年底,中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6.22億元,為全省72個殯儀館更新了火化爐、殯儀車等殯儀設備,建設了69個城市公益性公墓項目,1548個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項目,25個殯儀館新改擴建,全省殯葬服務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各地各部門按照民政部《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和《陜西省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重點對公墓建設運營、規劃用地,殯葬服務、中介服務收費,喪葬用品銷售、宗教場所設立骨灰存放設施、醫療機構太平間開展殯儀服務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摸底,共檢查殯儀館68家、殯儀服務中心33家、經營性公墓92家、城市公益性公墓69家、農村公益性骨灰安葬設施1092處、回民公墓44家、宗教界殯葬設施760處、醫療機構太平間184個、殯葬中介機構210家、殯葬用品銷售市場主體709家,受理群眾咨詢舉報14起。對檢查發現的即知即改問題已督促有關單位及時整改,對歷史遺留等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將研究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陜西省省級、咸陽市、大荔縣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以來,各單位按照試點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2018年度工作計劃,各項工作按照計劃有序推進。全省殯葬管理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分項目啟動、研制、推廣、鞏固提升四個階段進行實施。目前,全省殯葬管理信息系統殯儀館、公墓、監管部門管理系統模塊完成開發,并于2018年12月上線試運行。
陜西省民政廳巡視員朱圣根介紹,今年清明節期間,原則上全省所有殯儀館都要組織開展一次“開放日”活動,其他殯葬服務機構也要主動開展“服務體驗日”等活動,向公眾開放殯葬服務機構的主要服務場所,介紹主要服務事項和服務流程,普及殯葬科學知識,展現殯葬服務能力,讓更多群眾感受殯葬行業新面貌新氣象。
清明節法定假日期間(4月5日至7日),省民政廳將安排專人值班,加強清明節期間各地祭掃活動的監測和信息報送,指導殯葬服務單位全面做好安全祭掃服務保障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妥善處理群眾投訴。